全球製藥行業的包裝完整性測試 (CCIT) 發展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製藥行業經歷了驚人的增長。該行業的複雜性,加上頻繁的技術突破,使其成為審查的熱門領域。由於藥品包裝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因此確保包裝質量對每個製造商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製藥產品應該從生產到整個保質期內,始終保持無微生物污染並且安全可用。藥品的穩定性可能會受到氧氣、濕氣或微生物污染等因素的負面影響。為了防止這些風險,需要進行高靈敏度的包裝完整性測試。
過去,製藥包裝主要進行的是無菌測試。然而,當人們意識到僅僅依賴無菌測試無法完全保證醫療產品的完整性時,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人用和獸用藥品消毒過程驗證提交文件的指南,強調了驗證藥品包裝的微生物屏障性能(即包裝密封完整性)的重要性。FDA將「容器封閉完整性測試(CCI)」定義為「所有包裝組件的總和,這些組件共同容納並保護劑型」。
容器封閉完整性測試是一種漏測方法,通過非破壞性包裝檢查系統來防止可能的污染。這類測試至關重要,因為容器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導致外部顆粒進入產品,從而縮短產品的保質期。對製造商而言,實施正確的容器封閉系統至關重要,因為它會影響產品本身及患者的安全。因此,容器封閉完整性測試在製藥行業中的相關性也在逐年增加。可能進入產品的污染物包括微生物、反應性氣體和其他物質。容器封閉完整性測試確保了產品從生產到分銷和使用過程中質量的持續保持。容器封閉系統包括主要包裝組件和次要包裝組件。直接與產品接觸的組件(如玻璃瓶或注射器)屬於主要包裝組件;而確保包裝正確組裝的組件(如鋁蓋、過蓋等)則屬於次要包裝組件。

容器封閉完整性測試方法
容器封閉完整性測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每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在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時,必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測試方法的可靠性、主要包裝材料以及是否需要線上或離線測試。根據具體的需求結果,選擇不同的測試方法也很重要。所需結果的一些例子包括:識別漏點、了解漏點的位置、評估整個包裝的漏率,並測量微生物滲透的可能性。美國藥典(USP)在2016年發布的指南中指出,確定性方法比概率性方法更為優先。
1.概率性方法:這些方法較為傳統,結果的準確性存在不確定性。概率性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 微生物挑戰浸泡法
- 示踪液測試(例如染料滲透)
- 氣泡測試
- 示踪氣體(嗅探模式)
2.確定性方法:這些方法提供量化結果,準確性較高,且出錯的機率較小。確定性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 電導率和電容測試(HVLD)
- 基於雷射的頂空分析
- 質量提取法
- 壓力衰減法
- 示踪氣體(真空模式)
- 真空衰減法
資料來源:PTI-CCIT 官方網站